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UDN STYLE: 配件.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專業潛水錶 挑戰技術極限

Aug 15, 4:00PM

style

style

style

style

style

style

style

style

在DeepSea Challenger駕駛艙外的機械手臂,可以看到臂上掛著與Jame s Came ron一同下潛到海溝底部,防水可達12,000米的勞力士Deepsea Chal lenge腕錶。就和1960年被安置在Tries te深海潛水器的船體上陪同Don Wal sh與Jacques Piccard一同下潛的勞力士Deepsea Special腕錶一樣。圖/時間觀念

2013/08/16 撰文/編輯部 提供者/時間觀念

下水前你需先知道的是

雖然很清楚的知道專業潛水這檔事與夏天幾乎沒什麼直接的關係,但每到了這麼炎熱的季節的確會讓人有股將自己浸到水裡的衝動。當然戴著手錶一起下水絕對不會是個好主意,除非,你戴得是一只專業的潛水錶。

不用多說,潛水錶肯定算得上是專業運動錶領域的指標!作為一只專業潛水錶,首先當然是錶殼結構必須足夠強悍能夠承受極大的水壓,同時必須具備極佳的水密設計才能確保海水無法滲入機芯造成故障,以上都只是基本條件。要在環境條件惡劣嚴苛的水下正常地使用潛水錶,還必須有可以在幽暗的水下輕易閱讀時間的超強夜光、耐撞而且定位精準的旋轉錶圈,還有能在上浮時將壓縮氣體順利排出錶殼的排氦閥...,林林總總列出的條件這麼多,都是為了要讓倚賴著潛水錶維繫水下作業安全的潛水者們可以獲得多一點性命安全的保障。而要打造出符合這些嚴苛條件的專業潛水錶,非得具備相當程度的技術力才能達到,說是作為運動錶的指標其實一點也不過分。

以上我們所提到的這些技術條件,對於並沒有實際參與潛水活動的人來說或許相當陌生,所以這回我們特別在單元規劃上透過每一項技術細節的介紹,來對專業潛水錶作個全面的認識。

想要探索廣闊的海洋,潛水錶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圖片提供:馬來西亞觀光局)

淺談潛水錶的歷史

人類是活在陸地上的動物,水對於我們來說,雖然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卻也是極度危險的東西!上古時候的中國人,將自然界的現象歸納成八種符號,也就是今天眾所皆知的八卦。八卦中有兩個符號和水有關,一個稱為「兌」,一個喚作「坎」。「兌」代表澤,指較淺、較小的池塘和水泊,既可供人飲用、盥洗,又不會造成災害,它也是喜悅的象徵。相反的,「坎」這個符號代表水,指深不可測的江湖與海洋,神祕而充滿變數,象徵著危難和凶險。不過,雖然水在我們老祖宗心裡代表著危難和凶險,但是在勇於冒險的西方人眼中,卻是值得去探索、征服的對象。我想潛水錶,就是在這樣的需求下才誕生的吧!

手錶有幾個天敵:灰塵、磁力、震盪和水。從腕錶被發明的那天起,就有無數製錶師全心投入改良工作,除了增加精密度、準確性以外,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面對這些天敵時,擁有超強的免疫力。在手錶與水的戰爭中,最早獲得成功的是ROLEX勞力士和OMEGA歐米茄這兩個品牌。由於時間太相近,年代太久遠,是以到底誰先誰後,至今依然沒有定論。可是,當時的腕錶測試都只有10至30米左右的深度,以現在的水準來說,僅能稱作基本防水功能而已。到了1932年CARTIER卡地亞推出了第一只採用旋入式錶冠的防水錶The Pasha,讓這場「水」的戰爭又向前邁出一大步。後來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因應戰場上的需求,腕錶在防水性能上有了不小的進展,像HAMILTON漢米爾頓與PANERAI沛納海等品牌,都成為軍人的標準配備。

到了戰後,我們今天所謂的潛水錶才算是真正問世。1953年,BLANCPAIN寶鉑推出了世上第一只真正的潛水錶,能深潛至大約100米的深度,並立即被運用在軍事領域。1960年,一只勞力士Deep sea Special腕錶被掛在美國潛艦Trieste號上,下潛至約1,100米深的海底,依舊保持正常運作,奠定了它高人一等的地位。潛水錶發展的另外一個里程碑,卻要歸功於一場意外事故!1966年,日本有位在深海進行機械潛水作業的人員,在返回水面的途中,由於錶殼承受不住壓力的變化而爆裂,讓排氦這個議題開始受到製錶師的重視,而最先設計出排氦裝置的依然是勞力士。

最後,雖然勞力士和歐米茄都擅長製造潛水錶,卻並非因為這個緣故而出名。這兩個品牌之所以廣為人知,還得歸功於英國傳奇特務007,由於電影的置入性行銷,它們才能在世人心中留下如此不可磨滅的堅固形象。接下來,本刊編輯部將從從潛水錶的定義,乃至錶圈、排氦閥、夜光塗料等各個細節做詳細的解說,帶領讀者一同窺探潛水錶的奧祕。

深潛之必要
窮科學之力 究深海之極

雖然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有超過百分之70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不過人們對於海洋的知識卻依然相當有限,尤其是那些海溝深度超過6,000米以上被稱為「超深淵帶」(The Hadal Zone)的區域,至今依舊籠罩在一層神祕面紗中。

在全球海域中共有超過30個「超深淵帶」,其中4個深度幾乎達到11,000米,而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位在北太平洋西方海床,關島馬里亞納群島東方的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這裡是太平洋板塊潛沒入菲律賓板塊的區域,也是目前人類所探測到最深的海溝,在如此的深淵底下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世界?由什麼樣的地質構造所組成?存在著什麼樣的生態圈?……這些謎團都等待著人類前往一探究竟。從1950年代到1960年代,人類對馬里亞納海溝共進行了4次探測,除了有3次純粹針對海溝深度進行測量之外,最為壯闊的一次冒險是1960年由美國海軍中尉Don Walsh與Jacques Piccard駕駛深潛艇Trieste潛航抵達海溝底部,成為史上第一次進入海溝底部的人類。而最近的一次重大探險則是國際導演James Cameron單槍匹馬潛入海溝底部的「深潛探索之旅」。

過去我們對於James Cameron的認識可能僅限於他所執導《魔鬼終結者》、《鐵達尼號》、《阿凡達》等這些重量級大片的浩大場面以及天馬行空的世界觀,對於他另一個身分——資深潛水專家以及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學會的駐會探險家則幾乎一無所知。事實上深為海底世界所著迷的James Cameron相當熱心於深海探險活動,甚至在拍攝《鐵達尼號》期間他曾經33度潛至深海中只為了尋找素材。也正因為James Cameron對海洋所懷抱的極大熱情,促使國家地理學會以及勞力士ROLEX出資贊助他這一回前進有「挑戰者深淵」之稱的馬里亞納海溝底部的冒險活動。

潛至馬里亞納海溝底部與其他的深潛探險在本質上很接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不過在技術層面的挑戰則要高出許多,光靠熱情恐怕是無法完全支應。「深度一萬米的壓力差不多相當於3輛休旅車的重量集中壓在腳趾頭上,只要潛水器的外殼上出現一絲裂縫,整個結構立刻就會向內崩潰爆炸。」James Cameron的解釋稍稍說明了這回任務的致命程度。而為了讓這回前進海溝的任務得以順利遂行,具有理工背景的James Cameron甚至為這個任務而參與了潛水器DeepSea Challenger的設計,就如同他過去為自己所執導的電影設計機器人一般,只不過就如同他在下潛前一刻在Tweet上的留言:「無論是在太空或是深海,當探險家深入危險區域時將只能和機器共生死。」,而這回他所參與設計潛水器的安全性就與他自己的生命安危息息相關。

在James Cameron的指令下,這艘高7.3米、重達12噸、承壓鋼板厚達64毫米的DeepSea Challenger緩緩地沉入海中,James Cameron蜷著身體在寬僅1.1米的狹小的駕駛艙中操縱著潛水器以213.36米/分鐘的速度下潛,在2小時36分鐘之後終於抵達海溝底部,下潛深度為10,898米。「從來沒有如此美妙的感覺,真的迫不及待要和你們分享這裡看見的一切!」James Cameron在海溝底部安全著陸之後旋即發了這麼一條Tweet表達自己內心的興奮,並且馬上展開各項科學探索、地質及生物樣本採集,還有3D攝影等工作,共耗時3小時,最後因機械手臂故障而提前返航。

James Cameron花了70分鐘的時間讓DeepSea Challenger平安返航,從他所形容「很像月球表面,很荒蕪,很與世隔絕」,就像「完全無特徵的異域」的海溝深淵中返回母船Mermaid Sapphire上,「感覺像太空一日遊,去了另一個行星,然後又回來」James Cameron如此形容這趟危險但充滿驚喜的奇妙旅程經驗。至於這段探險旅程背後的意義究竟是什麼,James Cameron做了以下的註解「這一趟探險行程的目標並不只是為了打破紀錄或搞一場歡樂的潛水秀,我們同時還希望能更進一步挑戰科學知識以及工程技術的極限。」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黛安克魯格 優雅入鏡積家表廣告

Aug 15, 4:00PM

style

style

style

style

女星黛安克魯格演繹積家全新Reverso Cordonnet Duetto雙面翻轉鍊表。圖/積家表提供

01 - 04/04  
2013/08/16 記者祁玲 提供者/udn

愛情事業兩得意的女星黛安克魯格,近來轉戰小螢幕,在根據北歐電視影集改編的懸疑劇「雙城追兇」裡飾演警探,劇中她精明又帶點傻大姐的個性,吸引不少粉絲關注。

新戲表現不俗,感情生活也相當平順。她和男友約書亞傑克森戀情穩定,上個月底小倆口在洛杉磯健行,郎才女貌,相當登對。當天她身穿短版花洋裝,露出一雙修長美腿,搭配及踝的休閒鞋,以衝突的視覺效果展現自信的時尚品味。

現年37歲的黛安,也是積家表的品牌大使。最近她為品牌拍攝「Reinvent Yourself」的影片。她表示,自小學習芭蕾舞,可惜後來因傷不得不黯然離開舞台,在演藝事業另展新天地,以此激勵所有女性:勇於探索自我、激發內在潛力。

散發知性美的黛安,優雅演繹積家全新Reverso Cordonnet Duetto雙面翻轉鍊表,絲鍊式設計、曲線更顯柔美。此珠寶表款乃從一只1936年的積家表汲取靈感,共鑲嵌1,250餘顆鑽石,展現積家精湛的寶石鑲嵌工藝。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中性風珠寶 跨性別的奢華象徵

Aug 14, 4:00PM

style

style

style

style

style

style

style

中性風設計的珠寶,在近幾年蔚為潮流,或男或女皆可佩戴,展現剛柔並濟的獨特美感。圖/珠寶之星

2013/08/15 撰文/Chang;設計/LuLu 提供者/珠寶之星

珠寶對於女性來說,往往是無比柔軟且華美非凡的,那是一種女人味的表徵,從古至今皆然。然而在現代潮流中,前衛的氛圍似乎也漸漸地入侵了這個High-End的奢華領域,乾淨的線條與俐落的形式,不論是她或他佩戴,都自有風格,讓珠寶也有著跨越性別的時代氛圍。

自Coco Chanel為全世界的女人穿上第一條長褲之後,在時尚的領域裡,似乎早已注定了性別界限總有一天要被模糊的。Jean Paul Gautier為男人穿上華麗的裙裝,Giorgio Armani為女人設計了筆直的硬式線條,種種例證似乎在在證明,將男女分別代表的剛與柔特質重新拆解詮釋後,會迸發出另一種生命力。這樣的現象不僅僅發生在高級時裝界,其實在頂級珠寶領域亦然,跨越性別的中性風珠寶,近幾年蔚為潮流,帶給許多品牌設計上嶄新的思維,也讓消費者在日間輕珠寶的穿搭選擇上,多了另一個有跡可循的脈絡。

CARTIER的Juste un Clou釘子造型系列珠寶,是當中的代表者。此系列的外型靈感取材自釘子的外觀,這是出自著名的珠寶設計師在Aldo Cipullo在1970年代設計,他同時也是CARTIER LOVE系列設計師。將五金零件運用於珠寶設計的創見,使其成為劃時代的大膽創作,即使首創距今已逾30年,就今日的眼光看起來,仍然相當具有當代氣息。

除了這個著名的系列以外,也有許多品牌在珠寶設計中,融入了簡單的品牌意象,如常見的Icon設計,就是相當受到時髦男女鍾愛的設計方式。頂級時裝品牌GUCCI與LOUIS VUITTON,即在簡單的戒環中加入了GG Logo或是極有象徵意義的黃銅鉚釘為裝飾,集結了配件的時髦特性,但是卻以黃金或玫瑰金等材質強調了珠寶應有的奢華態度,明確地與一般飾品做出產品區別。

另外,在這一類的設計作品中,新穎材質的注入也是常見的設計手法之一,或在作品中加入輕巧的抗磨損高科技陶瓷,或用可以與金色系貴金屬融合得恰到好處的橡膠材質等,都將中性風珠寶穿戴上更濃厚的前衛氣象,跨越男女性別界限的時髦態度,表彰得無懈可擊。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tr_fivefilters_org_makefulltextfeed_php_url_http_3a_2f_2fstyle_udn_com_2fcgi_bin_2fstyle_2frss_pl_3fm_3d204_max_3+unsubscribe-1313=ca4913.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49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